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与回顾 / 家长课堂

留言信息

学生姓名:

家长电话:

备注:(年龄、性格、活动期望值)

深圳冬令营:当孩子提出“同学有了,我也想要”时,你的回答很重要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0-12-23  浏览次数:9859


一个妈妈最近很烦。

她说:“女儿读中班。在幼儿园适应得挺好。跟小朋友处得也不错。可就是有一天晚上,我有事忙住了,请孩子同班小朋友的妈妈代接的。等我接她回来的时候,女儿已经被同学家的房子装修以及家里摆设吸引住了,觉得同学家的什么都比自己家的好,不断地说同学的卧室有这个、有那个,还专门问我,可以不可以把自己的房间也变成那样的?”

孩子的问题,显然让妈妈不舒服。她满脸忧虑地问:“我女儿这么小就会攀比了吗?我该怎么回应她啊?反正我当时没有正面回答她,只是转移了话题。”

我于是跟这个妈妈确认:客观点说,孩子同学家的装修你觉得怎么样?

妈妈愣了一下,答:的确比我家好看,有品位。

我笑到:那你女儿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?

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。

“攀比”似乎已经被很多人定性为贬义词。但凡发现自己孩子有攀比的苗头,都会引起一些父母的警惕,甚至引发父母对孩子的定性、批评或责骂。

所以,今天我想为“攀比”这件事正个名。

就拿开头这个例子来说。

小女孩分明说的就是事实呀。

妈妈完全可以回应女儿:我也觉得他们家的装修挺好的。但是,我们不需要和别人家一样。我们可以有自己的style。

为了鼓励女儿对“美”的追求,妈妈甚至可以拿出一点钱,让孩子参与到她的房间的布置。

不一定豪华,但是要有情调。

换作是我,我就会这么回应孩子。

这样一来,即便我们的家庭装修可能没有同学家的好,但是我们的孩子,却有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呀!

说到底,还是我们对孩子“攀比”这件事误解太深。

极端的攀比行为,的确有问题。但很多所谓的孩子“攀比”,其实是正常的且合理的。所以,我们需要分情况对待,切不可上来就一棍子打死。

有时,攀比不是攀比,而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意识。

比如,有个家长曾经给我们留言说:

“3岁的女儿放学后,有些伤心地说,老师今天没有给她小红花,很多小朋友都有就她没有。我就安慰女儿说没关系,即使没给你小红花老师一样喜欢你。

女儿又说,老师讲了,表现好的小朋友才有小红花的。我就告诉女儿:“那下次努力表现好点就可以了啊。”

然后,这位妈妈就问了,不知道自己这么说,合不合适?

她还补充说,“女儿经常会跟同伴去比较,比如她跟小朋友玩时就会说:看,我有这个玩具,你没有吧……像这些我需要去纠正吗?我怕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攀比。”

就妈妈所描述的这几件小事而言,我不觉得这个小女孩有任何问题。

这个女孩的言行其实不算攀比,这叫有竞争意识。

竞争是无处不在的。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。这种竞争不用父母刻意去教,孩子自然就会。

只要父母接纳孩子的竞争行为和内心的欲求,在他追求“更好”的路上给予肯定和支持,在他陷入失败之时给以安抚,那么孩子就能在竞争中、在追求心中欲求的过程中充分受益。

这条规则也适用于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。

很多时候是我们太过于上纲上线了。觉得必须要立刻纠正孩子的某个问题,否则孩子就可能误入歧途。我们忘了一个事实: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。年龄不同,境况不同,孩子的言行一定会发生改变,仅此而已。

所以,只要孩子的言行不触及某些规则或底线问题,我们最好都能以一个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,不急着去教导孩子,而是真正接纳他当下的这个表现。

哪怕孩子的一些言行、价值观你非常不认同,你不需要去批判孩子,而是客观地告诉孩子,你有一个跟他不同的想法,让孩子体会,原来每个人本来就会有不同的意见。

若你跟孩子的亲子关系一向很好,那么你的意见一定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。这种潜移默化,远比耳提面命来得有效。

也有时候,孩子的攀比不是攀比,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化的需要。

若你观察过三五岁的小小孩,一定会发现:孩子们想要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儿时,会有很多模仿对方、吸引对方关注的小动作。

对方跑,他也跟着跑;对方玩什么,他也关注什么;对方手里拿着一把枪,他可能也会凑上前去,说:我家里也有一把这样的枪!

这么做,能够表达一个意思:你看,我们有这么多共同点,太巧了!所以,我们一起玩儿吧!

大孩子同样有这方面的需求。

比如,有个男孩,读初一,希望妈妈给他买一部手机。男孩说,身边的朋友都有了,所以他必须要买一个。妈妈拒绝了,他就闹情绪。妈妈伤心地问:我儿子这是不是太虚荣,攀比心太强?我要不要给他买?

我不愿意上来就给孩子贴一个“攀比”的标签。因为,这个男孩,他的需求很可能是完全合理的、可以接受并予以适当满足的(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则)。

比如,我一个侄女正在读初二。她也有一部智能手机。跟父母约好了,她每周会在固定时间玩一会儿手机。

“手机游戏有那么好玩吗?”我曾好奇地问。

她认真地告诉我:

“才不是玩游戏。我班里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呀、XX账号呀,我要去跟她们点赞,留言;去了解她们都在听什么歌,关注什么热点。

如果我不隔阵子去关注下,如果没有了手机,我会感觉自己看不见别人了,别人也看不见我。我就像被孤立了。

你懂那个感觉吗?”

我懂。我读书的时候,最怕的事情也是被孤立。

所以,我也才意识到,对现在的年轻孩子来说,当身边很多朋友都买了手机,自己也有一部手机似乎就显得很必要了。

因为只有这样,别的同学在关心的事,我才能知道大概的信息;别人在谈论的话题,我才能够插进去嘴,而不是在旁边干焦虑。

总之,这能确保:我们是一致的;我们是在一起的;我没有被“排除”在同龄人社交圈之外。

所以,我家侄女的一番话,着实教育到了我。并且再次提醒我:在评判孩子之前,最好先蹲下来,听一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要。

具体到手机这件事。

只要家庭情况是允许的,那我们就不必为了一部智能手机,去把孩子置于困难的境地。

你只需要在买之前,跟孩子约定好双方都能接受的手机使用规则就好了。

当然,也的确会有一些时候,孩子的那个攀比,是一种成问题的行为。

还是以孩子要买手机为例。

怎么判断孩子的需求合理不合理呢?就是你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,给孩子买一个普通的手机,你的孩子可能还不乐意,他不只是要买手机,而是一定要买最新款的高端手机;而这款手机对你们的家庭经济条件而言,明显是个奢侈品,那极有可能,你的孩子所在的小群体,是在往爱慕虚荣、攀比奢华的那个方向走。

对此,应对办法其实也简单,那就是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,并坦诚地告诉孩子自家的真实经济状况:

孩子,我们的家庭跟别人家不一样,你没法去比。今天最新款的手机也许你买了,可是下一个东西你还是会输给他们。事实上,在经济层面,你可能永远无法赢过他们。所以,我们不可能永远这样满足你。

假如你的孩子年龄在9岁往上,你完全可以在每次家里会议上,告诉孩子家庭日常开销的实情。

孩子有这个知情权。

当孩子知道了家庭真实状况后,他就会知道,我们家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,而不是父母刻意不来满足我。那么,他也就不至于因为不被满足,而跟父母发生不必要的对抗。

如今,不少父母对于孩子的“攀比”行为,还是比较警惕的。尤其涉及到物质上的“攀比”,就更容易让父母们焦虑。

这是好事。孩子的价值观尚未成熟,需要父母的监督和引导。

不过,我们更想提醒父母们的是:在引导孩子之时,最好能够试着去看看孩子表面需求背后的心理需要。

假如孩子只是正常的发展需要和同伴交往需求,那么不要随意给他贴标签。

假如孩子很少被父母认可和接纳,那么他今天要买高端手机,明天又要买名牌衣服,后天再买某限量版奢侈品,他之所以会没完没了的索要,只是因为在他心底,一直有个空洞未被填补,他需要通过外部物质,去弥补内在的低自尊和低价值感。

假如你通过觉察,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上面的情况,那么你在决定满足或拒绝孩子的物质要求之时,别忘记了:

多陪陪孩子。

你的陪伴本身,就会帮孩子确信:我是可爱的,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。他们在人际交往中,就不至于总被焦虑驱动着去攀比,去从外部找补。

多接纳和肯定孩子,不拿孩子跟“别人家孩子”做比。

攀比的孩子,极可能也有一个爱攀比的父母。假如孩子小时候,你总是觉得他不如别家孩子优秀,那么等孩子大了,嫌弃你这个做父母的太没本事,也是可以理解的了。

给孩子更多的通道去建立他们的自信、自尊。

比如允许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,带孩子旅行、看世界。当孩子在更多地方体验到成功,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开阔,就不至于只会在某个单一、狭隘的领域里,去跟他人做无谓的较量。

总之,一个过分执着于外在满足的小孩,很可能他内心有担忧甚至有恐惧。

看到他,心灵上真正支持他。然后,那个小孩,他才能够更成熟,才能走向更大的世界。

来源:白芥子


夏令营 冬令营 周末活动 亲子活动 研学旅行

 
 

 
选择我们的八大理由
奥德曼专业营地
奥德曼专业营地
甄选高端
优秀营地
完善的教育体系
完善的教育体系
知名素质教育品牌
影响力营地教育品牌
全天候安全保障
全天候安全保障
独立营地
24h全程辅导
医疗配套
医疗配套
随队医护人员
全程呵护
资深师资团队
资深师资团队
小队导师制
师资配比1:5
全方位保护
全方位保护
双重安全机制
完善保险体系
专业化课程体系
专业化课程体系
十年知名品牌
北大师资顾问
营地标准食宿
营地标准食宿
营养围餐
舒适住宿
成立至今
50家分公司
全球夏令营
多达150条线路
受益人群
200000+位学生
客户真实满意度
96.7%
长期服务单位
180家(持续增长)